巴西世界杯上没有中国队,但跟中国没有关系吗?
通往球场的路上,地铁是中国制造的;走进马拉卡纳前,安检门是中国制造的……“中国制造”依然遍布世界杯各个角落。但与四年前的南非不同,记者在巴西感受到了更多高科技元素的中国产品,“中国智造”正大行其道。
中国制造
在里约、圣保罗等地的街头巷尾,走进任何一家纪念品商店,记者发现,大部分商品都贴着“Made in China”的标签,甚至于海滩边那些卖围巾、手链的小贩,兜售的也都是“中国造”。球场看台上充斥的各种国旗乃至贴画,大多来自义乌。记者碰到一名阿根廷球迷,对方扬着自己头上炫目的假发说,“这是中国的!”世界杯官方用球“桑巴荣耀”广受好评,这款“史上最圆足球”的产地是中国。同样,官方加油工具“卡西罗拉”也是从中国运来的。
但“中国制造”已不仅仅是这些“小玩意”。世界杯的两座著名球场——巴西利亚的国家体育场和库亚巴的潘塔纳尔体育场,主导其改建工程施工的,是中国三一重工的起重机;由机场到市区,球迷们乘坐的是由湖南南车公司研制的油电混合新能源公交客车;而进入比赛场地前,球迷的安检设备,大部分是中国企业同方威视研制的。
在巴西城铁车辆全球招标中,中国北车长客力压西门子、阿尔斯通等国际一流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中标。
除了球员和球迷的装备,球场内的设施也都有“中国印”。巴西利亚国家体育场内,4块户外全彩LED显示屏,就由一深圳企业承建,而为世界杯提供LED全彩显示产品的一家中国企业,承接的世界杯合同额达700万美元。夜幕降临,街头霓虹灯闪烁,这些灯的能源设备也是中国制造。中国能源企业英利为比赛所在地提供27套光伏系统、8至15个太阳能充电站。
技术升级
多年来,“中国制造”享誉全球,但由于大多数“中国制造”无自主开发和定价权,始终处于供应链最末端。
而如今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,开始将目光瞄准了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上游。2013年6月,杭州一家企业成为国际足联官方授权制作与授权销售商,负责制作世界杯吉祥物“福来哥”,这是中国企业首次直接从FIFA获得世界杯吉祥物官方授权。有类似动作的还有另一家企业,他们的名牌产品是球迷版“大力神杯”,还从FIFA获得了世界杯金属、陶瓷、塑胶等五大类产品的设计和销售权。
从南非世界杯的座椅、安全套,到巴西世界杯的LED产品、地铁、安检设备,短短四年,“中国制造”逐步摆脱了产量大、技术含量低的名声,开始从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智造”升级。“利用世界杯的全球影响力,通过授权形式加大中国商品的品牌和广告效益,‘中国制造’正向‘中国授权’、‘中国品牌’转变。”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郭夏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透过世界杯这个窗口,我们看到,中国制造业正展现出其雄厚而全面的实力。”
四年一度的世界杯,是足球盛宴,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机遇。可以预见,未来的“中国智造”,将会更多地出现在世界杯赛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