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体育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

2014世界杯《超级世界杯》直播赛程视频新闻酷图球队客户端版权

16强赛战术总结:巴西保守废进攻 德国暴露命门

世界杯资讯央视网体育综合 2014年07月03日 09:17 A-A+ 二维码
扫一扫 手机阅读

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全部战罢,巴西、荷兰、德国等豪强,纷纷过关杀入8强。不过在具体的比赛过程中,巴西等强队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难,甚至不少豪门球队都被逼到了被淘汰的边缘。我们不妨从战术角度,来分析各路豪强们本轮比赛的战术,以及遇到困难的战术原因。

巴西

面对智利的八分之一决赛,斯科拉里遣上手头的最强阵出击。巴西沿用了4-2-3-1阵型,由于斯科拉里的战术实在太过保守,这导致了球队中场的失势。先来看一组数据,本场比赛巴西队120分钟内控球率只有48.5%,传球425脚到位310次。前90分钟内,巴西队的控球率仅40%出头,传球成功率仅69.5%。前45分钟内,巴西控球率41.7%,传球成功次数仅87次,要知道,巴西队在小组赛时,场均传球约在500次左右,上述数据足以反映出巴西中场失势有多么严重。

球队中场失势,巴西队的进攻就显得非常简单、直接了。此役,巴西竟然踢起了长传冲吊战术,这着实让所有人跌破眼球。看看巴西的长传数据,他们长传多达56次,其中20次成功。从巴西的长传路线图中可以看出,他们后场得球后大多直接将皮球大脚开向前场。除此之外,巴西的传中次数高达38次,这是典型的长传冲吊战术。在这种低效率的进攻,让巴西队的进攻威胁大大降低。也或者说,巴西的长传冲吊战术,是斯科拉里的保守,以及智利在头球方面有天然劣势,这两大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要知道智利的平均身高仅176公分,巴西主攻头球也没有多大过错。不过,巴西也为保守和低效率冲吊战术付出了代价,若不是塞萨尔在点球大战中表现神勇,东道主巴西将面临早早被淘汰的尴尬。

荷兰

荷兰在面对墨西哥的八分之一决赛中,依旧采用5-3-2战术迎敌。不过范加尔精心打造的这套防反战术,却在对阵墨西哥时失去了威力。整个上半场,荷兰仅仅只有一次打门。原因很好理解,墨西哥也采用保守的5-3-2阵型,这让荷兰的反击失去了威胁。在墨西哥攻入一球后,荷兰不得不赶紧改变战术。范加尔便做出反应,他用德派换下一名后卫,让荷兰变阵4-3-3阵型。德派和罗本担任两侧边锋,范佩西一人突前,中场则是库伊特、因迪和斯内德。直到亨特拉尔上场之前,荷兰都一直使用的4-3-3攻击战术。用该战术在边路猛攻二十分钟后,范加尔发现了墨西哥队的弱点——头球。

第76分钟,范加尔令旗一挥,用亨特拉尔换下状态不佳的范佩西。荷兰此刻变阵为4-4-2,或者说是4-2-4搏命阵更合适。范加尔让库伊特和亨特拉尔司职双中锋,这一变招最终让荷兰队逆转取胜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荷兰队下半场的两套战术,是行之有效的。我们看看一组数据,上半场荷兰传中仅7次,到了下半场,荷兰的传中次数猛增为23次。在不断的空袭之下,荷兰终于收获了扳平球。当时荷兰角球传中,亨特拉尔头球摆渡,斯内德直接抽射命中,毫无疑问,这是荷兰队空袭的成果。值得一提的是,墨西哥队的平均身高仅为178公分,32强倒数第三,荷兰显然是抓住了墨西哥队头球偏弱的弱点。

德国

德国面对阿尔加利亚,依旧采用无锋阵出击。本场比赛德国队的控球率高达67%,是阿尔及利亚的两倍还多。传球次数更是达到惊人的793次,其中682次到位,这项数据也是阿尔及利亚的两倍还多。毫无疑问,德国队完全接管了场上的控球局势。不过在上半场,德国队却踢得并不好,他们面对阿尔及利亚的高位逼抢,显得非常慌乱和不适应。到了下半场,德国队逐渐开始展现出自己的实力。一来是对手体能下降,不得不放弃逼抢战术,二来是勒夫及时应变,用许尔勒换下格策,这样德国队的进攻变得更有速度以及宽度。三来是德国队靠极佳的整体性,向对手施加了持续不断的压力,这使得阿尔及利亚逐渐被压回己方禁区周围。

其中第三点最重要,靠着出色的整体性,德国一直向阿尔及利亚施加压力,这样使得对手疲于应付,体能下降自然非常快。在这一点的基础上,勒夫及时应变换上许尔勒,这也成为了本场比赛的胜负手。此役德国暴露两大弱点,第一不适应高位逼抢,第二中卫回追速度慢,面对冲吊战术,德国多次被对手拿到单刀机会,这足以说明问题。面对阿尔及利亚的艰难胜利,让德国队的两大弱点充分暴露。

法国

面对尼日利亚,法国采用4-3-3对敌,其中两大中锋吉鲁和本泽马,都首发上场,前者司职中锋,后者被拉到左边路。这套阵型趋近于4-4-2,不过德尚的意图是主攻边路。可惜本泽马并不是纯正边锋,这导致法国的进攻没有宽度。数据说明问题,法国本场比赛的左路进攻比重为31%,右路进攻的比重高达41%,高卢雄鸡显然有点“偏科”。法国这样的进攻分布,有利于尼日利亚进行针对性补防,这也导致了他们上半场的进攻不力。

到了下半场,德尚做出改变,他让格列兹曼替下吉鲁出场,本泽马回到中锋位置。这样的改变,让法国真正实现两翼齐飞,也彻底改变了场上的局势。除此之外,法国充分利用了定位球优势,高卢雄鸡12个角球8次成功争到落点,并且2次通过角球破门。

阿根廷

此役,阿根廷再度变阵,萨维利亚改打4-4-4阵型,迪马利亚和拉维奇司职两翼,梅西和伊瓜因充当双前锋。本场比赛,阿根廷面对瑞士队严密的中路防守,无奈之下竟选择传中进攻。在120分钟的时间内,阿根廷以53次传中创造本届世界杯的单场传中纪录。执行战术最为坚决的是迪马利亚,此役以18次传中创造世界杯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。但阿根廷的53次传中并未换来进球,毕竟伊瓜因和梅西都不是争头球型前锋。

毫无疑问,阿根廷被曼联传染,得了酷爱传中的毛病。如此低效率,且根本无法取得效率的进攻,让阿根廷队几乎难以威胁瑞士队的大门。最终若不是迪马利亚和梅西的闪光,阿根廷恐怕很难取胜。在此我不禁质疑萨维利亚的战术,为何放弃更能发挥梅西、伊瓜因们优势的地面进攻,反而用自废武功的传中进攻。小组赛第三轮,迪马利亚司职前腰表现非常不错,阿根廷的进攻也因此被盘活。此役,萨维利亚的无脑改变,差点毁了阿根廷世界杯的前景。

相关阅读 16强赛 | 战术
我要纠错编辑:康亦鸥 责任编辑:王晓遐
  • 封面人物
  • 世界杯
  • 篮球
  • 综合体育
体育比分牌
    ipad版
    iphone版
    安卓手机
    安卓pad

    下载央视体育客户端,精彩赛事,即刻呈现!

    封面人物世界杯人物故事
    860010-1103090100
    1 1 1